说起崇明蟹,倒有很多话题可讲,可以从繁衍渊源到生长特性,也可以从营养价值到食用方法,有关崇明蟹的故事传说也不少,这里,仅就说说其经济价值的走向而已。
记得小时候的“捞鱼摸蟹”一直伴随着我的童年。盛夏时节到水稻田的泥埂路上走一趟,用嫩的芦苇梢穿上蚯蚓,在路边下面淹没着水的蟹洞中钓蟹,或用青草团塞蟹;用一杆长竹头挑着一排蟹罾去民沟河道中罾蟹;或用铁丝圈穿上蚯蚓带着抄网在沟、河水系中钓蟹;或光着身子潜入沟、河中捉蟹,不消大半天功夫,定能收获到满满一网线袋的老毛蟹(自古以来崇明蟹叫作老毛蟹),足够一家人美餐一顿了。
其实,凡是崇明人或小时候在崇明生活过的,都和我有一样美好的童年时光,现在回忆起来还真是历历在目、感慨万千。我记得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不知怎的一到夏秋天,到处都是老毛蟹,只要在田埂上走过,经常会捉到蟹,或在水稻收割时也往往会随手可得。那时捉老毛蟹既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创收。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每当捉到一只蟹时总会兴奋不已,而当到手的蟹不小心逃掉时也会懊恼一阵。如果捉到的蟹自家吃不了,还可用细细的稻草绳把一只只蟹成叠式地捆扎起来,每10只一串拿到集市上去卖,每串能卖到一角三分钱。那时候我还常常把用蟹换来的钱为自己添置一些铅笔、橡皮和写字本,也不乏买一些茄团之类小吃偷偷地解一下馋。当时,大人们都是一整天起早摸黑地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根本没有精力去捉蟹,即使有极个别成年人利用空暇时间去捉蟹卖蟹,一旦被发现,就要当成资本主义倾向而遭到批斗。因此,“捞鱼摸蟹”既是孩子们独有的权利,也是改善家庭生活的一个门道。
在我的记忆中,可能是由于化肥农药过度施用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起农田中的老毛蟹就开始逐渐稀少了,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沟、河中还能捉到一点,但在水稻田、低洼地、水渠中却再也没有了老毛蟹的踪影,到80年代初中期,沟、河中也已基本绝迹了。从那时起,老毛蟹就渐渐淡出了农家餐桌,不再是农民的家常便饭。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阳澄湖大闸蟹在市场上开始供不应求,作为中华绒螯蟹蟹苗繁殖地的崇明,蟹苗市场也开始活跃起来,崇明蟹苗成了抢手货。崇明人尤其是崇明东部的人在每年蟹苗汛期,就蜂拥而至地去长江口海域捕捞天然蟹苗,当天然蟹苗的产量明显下降时,就开始扩大了原有的人工蟹苗繁育规模。把天然的或人工的蟹苗放在岛上含有海水盐分的浅水蟹苗塘中暂养成扣蟹后,再分期分批地出售,以满足市场需求。当蟹苗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出现供过于求时,卖不掉的扣蟹蟹苗就留在蟹苗塘中自然生长,在盐水的刺激下扣蟹蟹苗过早地发育,也就成了长不大的“小老蟹”。养蟹户为多收回些投入捕捞、培育蟹苗的成本,就把这些“小老蟹”源源不断地提供给了上海市场。当时作为阳澄湖大闸蟹主要销售地的上海,与市场上同时出现的崇明“小老蟹”,在大小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过去的崇明老毛蟹,因都是在含有盐分的水域中顺其自然生长的,其个头比不上阳澄湖大闸蟹,但比“小老蟹”却要大得多了。由于“小老蟹”的出现,使崇明老毛蟹的名称雪上加霜,自此起,在上海市民的心目中就烙下了“崇明小蟹”的深深印记。
崇明人勤劳、好客、善良、朴实,也是个勇敢的群体。崇明人有句“爬出去的蟹都能长大”的口头禅,虽然这是用来激励岛人要勇敢地跨出海岛去闯天下干大事的含义,但这蟹苗离开了崇明倒也确实长大了。既然蟹苗在崇明长不成大蟹,那就去岛外养殖吧。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一批批崇明人奔赴全国各地去寻找、租赁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淡水湖泊养殖崇明老毛蟹,南到广西云南,北到新疆内蒙,西到青藏高原,中间腹地的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山东、河南等多个省市都有养殖。据2009年末统计,岛外成蟹养殖面积拥有100万亩之多,年产值达7亿人民币,既发展了岛内的蟹苗产业,也带动了当地的养殖业经济。将岛内作为蟹苗基地,去岛外养殖成蟹成为当时崇明水产养殖业的一种模式。为推广这种经济模式,当时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人每年都要带队去岛外养殖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并拜访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那时崇明人走南闯北养成蟹的名声传遍全国各地,在淡水养殖行业内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老毛蟹横行大江南北,崇明人走遍沪藏东西”,足见当时崇明人岛外养蟹业的规模之大、影响之远。
我对养殖成蟹的关注是缘于2006年末到绿华镇任职才开始的。绿华镇地处崇明岛西南隅,虽然区域只有38.4平方公里,但却是一个很有特色的生态小镇。因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长江滩涂上围垦起来的缘故,区域内有5000多亩在老港汊、低洼地等天然水域改造而成的淡水鱼塘,这些鱼塘正面临着连年亏损的窘境。正当党政班子苦心研究怎样实现水产养殖业结构调整时,一个意外的消息打开了思路。
我还清楚地记得在2007年11月16日那一天,一上班就有人告诉我一个螃蟹养殖户捕到一只重达1斤零3钱的特大老毛蟹,我当即通知县电视台来采访这条社会新闻,谁知记者白跑了一趟,蟹逃掉了。那天下午我亲自去了现场,虽也没有看到那只已逃掉的特大老毛蟹,但却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在蟹筐中已捕获的蟹均在半斤以上,对此我又惊又喜。在与养殖户的深度交流中发现,绿华地区的水系为终年淡水,不受海潮影响,只要注重水生物的种植和投放,在本地照样可以养成大规格的成蟹。了解这一情况后,我当晚就约见了在崇明和上海最有影响力的养蟹专业户、上海市河蟹协会会长、上海宝岛蟹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春,畅谈了邀请他来绿华养殖成蟹的设想。黄春经过长达一年的实地考察和研究,于2008年底与绿华镇签订了关于开发建设“蟹文化基地”、承包300亩鱼塘养殖成蟹的合同,开始尝试在本地进行大面积养殖成蟹的实践。
作为镇政府引领水产养殖业结构调整的示范项目,2009年起每年都要把这个命名为“蟹文化基地”的养殖成蟹示范项目写进党委和政府的工作报告,并全力协助该项目的实施。
黄春经过五年不屈不挠的努力,终于建成了崇明有史以来第一个以养殖成蟹为主体的“蟹文化基地”——宝岛蟹庄。成蟹养殖一举成功,并摸索出了一套科学养殖经验,黄春成为在本地大规模成蟹养殖第一人。并于2013年11月30日举行了第一届与柑橘节合二为一的“橘黄蟹肥”节。这些年来,在“蟹文化基地”建设的持续推进过程中,也无声无息地带动了全镇成蟹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从当初仅有一户养殖20亩的蟹塘,到2013年底农户自发养蟹面积发展到了2000多亩,全镇淡水养殖业的结构就这样得到了有效调整。也就在绿华镇全力实施“蟹文化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得到了当时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与高度重视,政府及时出台文件,鼓励全县养殖成蟹。从那时起,崇明真正开启了倡导在本地养殖成蟹的先河,同时对崇明老毛蟹的传统名称也进行了重新命名,称为“崇明清水蟹”。据统计,至2019年底全区蟹种、蟹苗养殖面积已达4万亩,成蟹养殖面积(含蟹与鱼虾混养)已发展到近5万亩,而在岛外的成蟹养殖户则纷纷撤退回岛养殖,全国各地曾经的100万亩养蟹面积一下子锐减到10万亩。至此,崇明人彻底摒弃了许多年来总认为本地蟹长不大的心理,也真正进入了大规模成蟹养殖的辉煌时期。“崇明小蟹”的不雅之名也自此画上了句号。
崇明蟹长大了。经过十多年的实践,终于改写了崇明蟹的历史,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从老毛蟹到清水蟹的华丽转身,也将是一个永载史册的里程碑。然而,清水蟹可不可以成为世界级生态岛实现富民强岛的一大支柱产业,能不能成为崇明乃至上海最具地方特色的一个品牌产品,我们至少可以从四个方面去做深入思考:第一,崇明岛所处的长江口是中华绒螯蟹蟹苗的天然繁殖地,长江水系的中华绒螯蟹相比瓯江水系和辽河水系的蟹,其品质最纯、基因好、个头大、体形壮而独占鳌头,因此也是阳澄湖大闸蟹蟹苗的源头,其资源是任何地方都不可替代的。第二,崇明蟹历史悠久,与崇明岛已相随了1400年,它是大自然馈赠给崇明的一大天然物产。崇明老毛蟹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书,是崇明独有的一大特产。第三,崇明三面环江一面临海,四周涉水沟河密布,现代水域系统发达,终年引排长江淡水,岛内摆脱了海水咸潮的影响,已完全具备了淡水养殖大规格成蟹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经过十多年来的实践,现在在崇明养殖的清水蟹,不但其个头与阳澄湖大闸蟹不相上下,而且其口感的鲜美程度等品质更胜一筹。第四,上海是全国最大的螃蟹消费市场,崇明与上海仅一江之隔,对于崇明而言等于大市场开在了家门口。
崇明清水蟹要真正成为崇明的一大支柱产业,并成为上海的一大特色品牌,我想政府搭台规划引领、民间唱戏做强做大将是必由之路。
我对崇明蟹之认识,早有提笔之心愿,但终因一拖再拖搁之又搁,恰逢此次宅家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转陋室,无所事事,才一气呵成了本文。文中观点仅是一孔之见,如有不妥恳请读者指正,亦愿与大家共商分享。